一、会议时间
2024年11月11日(星期一)上午 8:30-12:20
二、会议地点
金沙js3777入口检测科学实验中心一楼学术报告厅
三、会议日程
时间 |
会议内容 |
主持人 |
8:30-8:40 |
开幕式致辞 金沙js3777入口检测党委常委、副院长 陈健 |
谭洁 |
8:40-9:10 |
精神压力应激驱动肠痉挛的分子机制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靳津 |
9:10-9:40 |
物理因子与心血管生理病理 苏州大学 唐明亮 |
9:40-10:10 |
夜间光干扰诱发负性情绪的环路机制 合肥学院 赵欢 |
10:10-10:20 |
休息 |
10:20-10:50 |
渐冻人症的发病机制和干预策略 苏州大学 应征 |
10:50-11:20 |
嗅觉受体表达的调控机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李乾 |
11:20-11:50 |
基于社区检测算法的神经和精神系统疾病的脑网络机制探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何晓松 |
11:50-12:20 |
讨论 |
(一)报告题目:精神压力应激驱动肠痉挛的分子机制
靳津 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附属三院神经免疫与健康长寿研究中心主任。靳津2000-200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10年在中国农业大学获微生物学博士学位。2010-2015年在美国安德尔森癌症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2023年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长聘教授,求是特聘教授。
靳津教授获得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杰出青年基金”、“医学专项项目”、“优秀青年基金”项目的支持;曾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和“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作为子课题组长,主持/参与两项科技部重大研究专项;还获得浙江省重大项目和杰出青年基金的支持。
靳津教授曾获得细胞生物学会“青年科学家奖”、浙江省免疫学会 “之江优秀青年学者”奖等。目前担任中国细胞学会免疫细胞分会秘书长,中国免疫学会青委会副主委,浙江省免疫学会动物免疫分会副主委。
靳津教授长期从事脑-肠微环境中免疫应答的调控与功能研究。靳津教授已在国际一流期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以通讯作者身份在Cell, Immunity, Cell Metabolism, J Clin Invest, J Exp Med, Nat Commun,J Autoimmun, Sci Adv,ABBS,CMI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
(二)报告题目:物理因子与心血管生理病理
唐明亮 教授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特聘教授(2020-至今),博士生导师。本科及博士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历任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副研究员(2010-2014),东南大学教授(2014-2020)。长期致力于细胞三维培养及微环境中物理因子对细胞行为调控研究,有丰富的交叉学科研究经历。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领域有多年的工作积累,共发表SCI论文超过70篇,包括Nano Letters, Science Advances, Advanced Science, Biomaterials,ACS Nano,Advanced Materials等杂志,文章总他引次数超过5000次。项目获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任中国生理学会干细胞生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获中科院院长奖等奖项。
(三)报告题目:夜间光干扰诱发负性情绪的环路机制
赵欢 教授
博士,长期从事神经生理病理研究。先后围绕着能量稳态调控,光感受神经环路,干细胞生理等开展多项研究,主持国家级或省部级项目5项,同时以主要骨干身份参与国家重点项目和重大研究计划各一项。发表SCI论文19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6篇,发表于Nature Neuroscience, Journal of physiology等权威期刊,总引用1300,h-index 16。任安徽省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神经生物物理分会委员。
(四)报告题目:渐冻人症的发病机制和干预策略
应征 教授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药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重大神经精神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4,2009年分别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学士和博士学位,随后赴美国耶鲁大学/HHMI进行博士后研究,2012加入苏州大学药学院药理系。从事研究神经精神药理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成果发表于EMBO J、EMBO Rep、Nat Commun、Acta Pharm Sin B、Autophagy等专业杂志;现任江苏省整合医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药理学会理事,江苏省药理学会抗炎免疫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神经科学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药学学报/Acta Pharm Sin B》中英文两刊青年编委;获中国药理学会施维雅青年药理学家奖等奖项。
(五)报告题目:嗅觉受体表达的调控机制
李乾 研究员
博士毕业于中科院生化细胞所,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完成博士后训练,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员。聚焦嗅觉系统中特异嗅觉神经元亚群发育的调控机制,以及嗅觉与情绪情感相互作用的神经基础。近5年研究成果以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在Nature、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PNAS、Cell Reports和eLife等杂志。获得国自然优青、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浦江人才和上海市高层次人才等人才计划,以及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国自然面上项目和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等科研项目的资助。
(六)报告题目:基于社区检测算法的神经和精神系统疾病的脑网络机制探究
何晓松 研究员
生物物理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心理学系特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和安徽省百人计划入选者,国际抗癫痫联盟癫痫手术网络工作组成员,司法部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儿童发育行为中心副主任,Brain Network Disorders副主编。主要运用多模态脑成像和网络神经科学方法研究癫痫的发病机制和预后。以第一作者及共作者身份在Science Advances,Brain,Neurology 等发表论文40 余篇,获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美国癫痫协会博士后研究奖学金和青年研究者奖等多项国内外资助和奖项。
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加!
科技处
广西脑与认知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
2024年11月04日